走進山野,便會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是
我只是河邊飛來散步的一隻蜉蝣。
我也像是退去了殼的蝸仔牛。
我又該算是幸福的一名聽風行旅者.....
八月底,參加玉管處主辦的「與玉山生態有約」活動,在報了兩次名抽了兩次籤之後,終於才成行,可以再次拜訪睽違已久的玉山,此距離上兩次的造訪印象,那已成二十歲啷噹年少時的模糊記憶了,不變的、微變的是橫亙的大度空間;漂浮的、遙遠的則是幻化凝結的時間軸距了。
登玉山,一直是近年來最熱門的登山路線,一方面因為玉山是台灣、是東亞最高的山峰,登玉山有一種登高足以極目遠眺的象徵意義,有一種登峰干雲的睥睨豪氣,也因此,許多企業界主管或政治人物便喜歡鎖訂這樣的行動目標,作為宣示某些意義的標竿;另一方面,也因為它可以算是所謂的大眾化登山路線吧,山徑沿途都有明確指標,步道條件亦尚佳,除了因為高度造成的低壓環境可能引起程度不一的高山症的潛在風險之外,在台灣的高山峻嶺裡,此路線已算屬好走的路線,因此,玉山便成為眾多新進登山客們眼裡的最愛了。
由於登山客絡繹不絶地往玉山跑,國家公園成立後,考量過多的遊客會影響高山上較為脆弱的生態環境,玉山路線便開始逐步實行總量管制,透過排雲山莊有限的住宿床位(90床位),來管制入山人數,平時開放90個籤,假日則為130人(加上帳棚床位),以抽籤來管制在玉山上活動的人口數量,因此近年來雖然家家登山團體都有排典型的玉山行程,但最終都不易順利成行,因為中籤率很低,有多低?前年五月高山野花季節時,曾和社團朋友自行組隊報名抽籤,結果同一個週末假期裡,全台共有1800多人報名抽籤,爭取130個名額--結果當然是摃龜囉。
而若抽不上籤者,還有一種登頂方式,那便是單日輕裝攻頂不住宿,即只申請入園登頂而不住宿園區內,一般是從凌晨3、4點摸黑從塔塔加登山口開始上爬,經白木林、排雲山莊、玉山登頂後,然後下山回到塔塔加,一天內便得從塔塔加登山口的2610公尺高度,上到玉山頂3952公尺,陡升的高差加上來回約22公里的路途,相當吃力,如此汲汲營營只以登頂為目標,是相當挑戰體力的行程。
而這樣的匆忙來去,個人倒覺得可惜,難得上山去,一味衝衝趕路匆匆攻頂,倒容易失去領會爬山樂趣的機會了,除非你的目的便只設定要這登頂紀錄而已,不然,其實登山還有很多好玩的樂趣,沿途的山嵐變換、落葉繽紛,你是否有心得見;沿途的奇石嶙岩、奇木蒼勁,你是否常常僅僅擦身而過;踏步上蹬的汗流時刻以及滑步下撤的舉止維步,那都是你自己與自己身體的對話正在進行著;心跳的節奏和呼吸的韻律起伏,那都是你能傾聽的與自己最接近的聲音;
還有,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野花小草、參木叢林,一次次畫進你的眼眸圖構中,豐盛了你的自由心靈的版圖;友伴的吆喝與曾經交會的光亮,常常也在無意間開放了你的生命豐富度.....。
.........
另外,除了無形的樂趣之外,玉山國家公園為了鼓勵國人爬山,還設有玉山登頂證書,可以提供那些順利登頂者,一份自我完成的典藏紀錄,讓青春和汗水的漬痕,可以化為一份久遠的美好回憶,讓逝去的青春光景,留有一份能對著親友們話說當年的故事佐證,「曾經啊,老爹老娘我呀也曾經背著背包爬上了那一座高高的山巔啊,豪情走上那巍峨的峰頂啊,環顧穹蒼曾經...」。:p
話說回來,喜歡爬山的原因,是喜歡進山裡呼吸那一份恬恬淡淡的山林氣息,領受那一抹怡人舒服的自然野味,那充滿著說不出來的自在安適;
在緩緩上爬的過程裡,調整呼吸緩緩打開全身上下的毛細孔般,深層地吐盡身體裡積壓已久的沉浮,再引進清鈴般的輕盈舒意,那是一種決然暢快;
在上爬的行進間,探訪花草生態期待奇木勝景的相逢,和雲霧飄邈的照面;
也喜歡那份流汗酸忍的堅持後,終達山峰眺望山群豪氣干雲的視野開闊….
有時還因為,為了設定的目標,先前即開始有目的地要自己持續運動熱身,為完成計畫預作準備的過程,那份專注全意的心情…
這些林林總總的滋味,讓人稍辛勞卻眷戀,雖疲憊也甘之如飴,歡喜酣暢。
- Sep 11 Mon 2006 02:46
[爬山] 玉山行腳(1/4)初想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