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在Jet日本台看到「極限體能王」與「富士海筋肉王」這類體能競賽節目,雖然不清楚是重播或新比賽,但看到日本人精心設計製作的體能競賽節目,在每個環節都很用心,然後看著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為挑戰自己體能極限,為完成挑戰之終極目標,很努力地練習、很踏實地拼勁,很感人。
節目除了偶爾邀約運動選手、或藝人參加之外,幾年比賽下來,其實更是造就了一些認真、毅力驚人的明星選手,其中有消防員、市公所職員等等,而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位暨厲害、又謙虛、還有開朗的帥氣笑容的超人氣船長,每次看著他們參加前的準備、闖關過程的驚險、面對成功時(很少)的喜悅、更常的是面對失敗當下的態度,令人感動。
今天剛好又按到JET台的富士海筋肉王(這節目名字還真日本)。
這一集播的是家族的挑戰,可以是夫妻檔、姊妹檔、最多的是父或母 加上子或女的組合,其中還有可愛的烏賊店長--祖孫檔參加,很有趣。
競賽的每一關節的設計都有其巧思與考量,有的設計希望讓參加人員互相協力闖關、有些設計讓他們有生死與共的感受(例如用橡皮筋綁在一起闖關)、有些關卡則以家庭作業的方式,讓參賽者事先在家裡共同練習準備,培養默契(如小孩採高蹺、大人熟讀日本地理位置),而且每一種關卡都有測試的目的,諸如平衡感的測試、勇氣考驗(由高處下跳)、速度(移動的大鐵鎚)、肌力與協調性(高牆、攀繩、爬竹竿、單槓)、記憶力與算數反應力等等,參加者練習的同時,其實也讓自己達到運動強身的目的。
目前分類:深 情 電 影 院 (23)
- Dec 08 Sat 2007 23:41
[電視] 好看的富士海筋肉王
- Sep 07 Fri 2007 00:50
[日月潭泳渡日記2] 藍色情挑的忘我池畔
以往好幾年來,總是熬夜慣了,沒到三更半夜,似乎都捨不得入睡。總覺得,一上床,當天就過完了,似乎沒做到什麼事,一天就過去了,捨不得啊,於是撐撐撐,精神也跟著習慣地越夜越充沛,雖然也沒真能做些什麼事,倒是熬夜的後果啊,早晨就沒法神清氣爽,唉,真像人家說的,「上班一條蟲,下班一條龍」。
最近為了找時間練游泳,逐漸試著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希望能早點入睡,早點起床,在上班前先去晨泳一回,然後帶著朝氣活力,到辦公室當一條龍(想像ing..)。
還好,今早又順利地在上班前爬到游泳池報到。
早晨的天氣還是美麗的藍白橙綠。彰化的天氣真是棒極。
- May 20 Sun 2007 22:37
[影像] 再會吧! 1999
[Farewell 1999]
最近國美館重新放映200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片「再會吧!1999」。
導演吳汰紝(吳靜怡),片長25分鐘
這部片子是導演懷念她過世四年的母親所作。
尋找1999年之前,母親還在的影像。
- Jan 27 Sat 2007 23:36
[電影] 在火車上遇見愛情--愛在黎明破曉時
昨天還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今天卻在火車上相對而坐侃侃而談。
攤開無邊無際的話頭,叨叨絮絮如相識多年的老友般,這樣的偶然,逐漸打動兩顆年輕的心,喚醒兩股期待愛情的靈魂。
他們在人生的一段偶然時空裡相遇,在頻頻的對話互動中,交換觀點,釋放能量,激盪與共鳴,彼此結下一段心神盪漾的純然美麗,爲往後的人生,舖一段旖麗的夢。
很喜歡影片「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與其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雖然都是幾年前的電影了。
- Dec 29 Fri 2006 23:58
[電影] 人與人之間的--火線交錯
看完「火線交錯Babel」這部電影,心情很沉重。
「我發現人類最大的悲劇,濃縮起來就是無法愛和被愛,沒有能力透過這種賦予每個人生存和死亡意義的情感去感動或被感動。」火線交錯的墨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這麼說著。
「真正的邊界在我們心裡,而不只是在實體空間裡,隔閡是在觀念的世界裡。我明白讓我們人類快樂的原因可能會大有不同,不過讓我們悲慘脆弱的原因則是在文化、種族、語言或財務狀況,這都是一樣的。」
本片的英文片名Babel,查了字典還是很難翻,原意有聖經故事Babel巴別高塔;另意又指喧嘩嘈雜的地方,但翻成火線交錯卻讓我誤以為是齣諸如警匪槍戰之類的故事似的,一點也不會想看。
- Nov 03 Fri 2006 01:30
[紀錄片] 七系列--七加七
一個人在七歲時,是否真能看出他的未來一生?
1964年英國電視台呼應耶穌金句:「七歲見一生」,選出14位階級背景各異的七歲小孩進行訪談,用紀錄片記下他們的童語發想,生活背景以及彼此的差異。
然後,每隔七年,拍片團隊便去採訪這些人,去紀錄他們的生活狀況,去了解他們當下的價值觀、對社會的想法、對自己的期許、對宗教對家庭對政黨的想法、對生活的憧憬..... 紀錄下這些成長的轉變。
每隔七年,紀錄一次,而本片的導演麥可.艾普特(Michael APTED)便是從本身25歲開始參加此片第一次的七歲之夢的拍攝計畫,然後變成導演後繼續拍第二集第三集...到現在第七集,亦即至今已拍至這群人的49歲(2005年),這一系列的紀錄片,便是從一個人的七歲開始紀錄,然後累積橫越四十多年的生活時間的軌跡紀錄,而且目前還在繼續進行中,這是多麼難以堅持延續的長期拍片計畫,加上這樣紀錄下來的內容,已是一種社會有機體內的抽樣觀察,也像一份對社會階層結構下的生命歷程作紀錄與調查,尤其是將紀錄鏡頭架在有著濃烈階級思想與傳統典制的英國社會裡,單單這樣的拍片構想,已讓人著迷。
- Oct 16 Mon 2006 18:29
[影展] 2006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來看紀錄片吧
怎樣的影片才叫紀錄片?
別人都怎麼拍攝紀錄片?
別人們都如何看待自己或看待別人的生命歷程?
別人又都是如何過生活的?
每一顆心靈,每一落風景
- Sep 27 Wed 2006 01:50
[電影] 在墓園裡遇見愛情--情定墓園
個人來說,我蠻喜歡這部瑞典的愛情片,推薦。
- Sep 26 Tue 2006 22:59
[電影] 2006歐洲魅影-電影展
歐洲電影展..
由電影看歐洲的人文社會..
(圖片來自2006歐洲魅影展網站)
由歐洲經貿辦事處等主辦的2006 歐洲魅影-電影展,總共選了十部歐洲各國的電影在台展演,其中有刻畫人生困境的劇情片,也有以足球為主題的電影,涵蓋著人們的愛情 親情 友情等等歐洲人的觀點,值得瞧瞧喔
- May 21 Sun 2006 00:59
[電影] 看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整天整理著豬窩般的車內、房間、書桌和抽屜,可以體會,原來鬱悶的氣壓意興闌珊的情緒,最適合做些家事的。
記得以前有個同事說,每當心情不好時,她喜歡刷馬桶,我們都笑說,那她家裡的馬桶乾淨度,應該和她們夫妻感情成反比吧,哈。
想起看”艾蜜莉的異想世界”時的幾幕...
單純的劇情看似有點神經質,但是,裡面呈現的本質生命,卻又如此簡單而清澈。
- Feb 10 Fri 2006 23:41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the motorcycle diaries
一本拉丁美洲革命英雄「切che.格瓦拉」(1928-1967)的機車自助旅行手記。
先看了書,不過癮,距離有點遙遠,文化有點陌生,歷史有些幽渺,不大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出,切(che)如何在一趟旅途中,漸漸燃起改革社會的熱情,好幾個月後,剛好在沙鹿電影藝術館看到三輪電影,還是電影版好看。
也是,任誰也沒有想過,一趟旅行會對一個人帶來這麼大的改變?從單純的醫學院學生變成南美洲的革命英雄。
- Feb 05 Sun 2006 23:36
聽見看不見.鐘樓怪人
用盡靈魂所有的激狂,那是什麼樣的愛?
是信仰、是愛情、還是慾望?或偏執?
教堂內瀰漫瀰漫,對愛的渴望
教堂外,吉普賽流浪者仰望仰望
被庇護的懸念攀上了牆
鐘樓是神聖的咽喉
- Feb 03 Fri 2006 01:56
白雲層層.斷背山
看了斷背山,雖然知道這片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紅遍天下,不過坦白說,第一遍時我實在看的不甚通,只覺畫面裡的景緻很棒,運景構圖很美,天空很藍,飄雲很立體生動,配樂有點淡淡的愁緒,前頭差點打瞌睡,後來才逐漸融入劇情讓人深深撼動於摯愛消逝,感受到深沉哀傷。
但,爲什麼一下子他們的感情便如此熱烈洶湧?為什麼他們後來的感情又時而激烈、時而收縮、發散?
不死心,閒閒的春假裡又看了一遍,第二次我終於有了另一層體會,原來,我終於了解,為什麼很多影評總說,李安拍片的特色是細膩、溫和、含蓄、充滿東方人擅長以意境來表達的特長。
的確,斷片中很多片段都是以意境點到就過,有些空白就讓觀者的想像自己補足。例如前段兩位男主角的愛情萌發,初看只覺從無到激烈轉折讓人沒有預期,影片中似乎並沒有多加著墨,後來才看出導演是以一些貼心的互動帶著(如擦葯..和一些眼神話語)然後漸漸點引著
- Jan 19 Thu 2006 21:24
沙鹿電影藝術館
- Jan 04 Wed 2006 01:37
舞動生命之歌
在困頓生活中衝撞的人們,往往擺脫不了生活中一再循環的悲情宿命,有的人在親情漩渦裡彼此牽制打轉,有些人則用自己的節奏,舞出命定的潘籬。
在電影「舞動人生」裡,一輩子當礦工的父親和兄長,為了工作理念進行罷工抗議,但在理想與現實的拔河下,環境的窘迫逼使作父親的只得退讓,放棄堅守罷工的訴求,咬牙當起工會的叛徒,為小兒子比利賺取開啟人生的一筆學費
畢竟,一時的理想與堅持,拗不過年輕兒子的一生前途,弱勢族群控訴社會的不公,在資本主義的風潮下,難以螳臂擋車。所幸,比利藉著舞動自己的生命節奏,旋出自己的一片未來,也為兄長舞出一綻寬慰。
看著比利在面海的街上,使勁踏出步伐,舞出苦悶、失落、鬱卒的心境,鏗鏘的旋律一步步迎向一堵高聳的磚牆,彷彿對照著一個童真赤子對社會公義作出憤憤不平之鳴;
當他面對父親的責難與不解時,仍不畏懼地盡情舞出自己的節奏,爭取自我的堅持,讓人看到一股股在逆境人生中努力捍衛未來的勇氣與決心。
- Nov 05 Sat 2005 22:29
鵬程千萬里
前陣子在社大看了一部法國的生態紀錄片「鵬程千萬里」
從春天,從候鳥的飛翔美姿拉開壯闊鏡頭...
很美的一部生態影片。
本片算是比較另類的紀錄片吧,因為片中加入了高度設計的劇情,希望以精少的旁白、清晰的配樂節律、以及美學的構圖來呈現候鳥飛翔之美,以及生物的多樣姿態,並想呈現岀人類環境對其他生物的傷害,也希望讓觀賞者透過貼近飛鳥的境頭,一起和雁鴨飛翔,一起循雁鴨的眼看世界,一起走入大自然裡去體會生命的奧妙。
片中的主題彷彿說著「遷徙,是一種承諾」。
- Nov 05 Sat 2005 21:56
華氏911
什麼是獨立思考與批判?
什麼是事實真相?
導演麥可摩爾用著一貫的諷刺與幽默手法,以紀錄片的形式,想要切切實實地批判美國總統小布希的剛愎自用。
影片裡,藉由追蹤與挖掘,一步步進逼小步希的政商關係、所謂”反恐”的真正內幕?總統有沒有善盡做總統該有的責任?911恐怖攻擊事件的前與後、出兵伊拉克的正當性....
- Oct 27 Thu 2005 23:50
放牛班的春天
去法國旅行前,聽說法國片「放牛班的春天」很好看,於是就去租來當行前功課之一。
關於教育的想法、令人驚豔的美聲、果然好看,令人感動。
覺得
教育需要信任也需要被信任
信任孩子有最初和最真的心靈
也讓孩子對你產生信任。
- Oct 21 Fri 2005 00:55
歌劇魅影和導演
電影版的歌劇魅影,果然是適合像我這樣尚對歌劇感到陌生(以往只侷限電影興趣)的人去看的,華麗的造景、緊扣的劇情、搭配的旋律和磅礡的樂音,在在都是那樣深具豐富性。
看完電影後,很想,有機會定要再去劇場裡瞧瞧,去感受現場演出的那種強烈渲染的音樂劇力。
安德魯洛伊韋伯的音樂劇已是名揚天下了吧,其中他製作的本劇和「貓」是百老匯歌劇版裡演出紀錄最長的劇
電影場景營造的很美,音樂搭配又常常在某個節奏中奔馳著..
三人的愛,糾結在人性的純善、自卑、孤獨和渴望裡,在音樂和歌聲中傾訴、呼喚、糾結著...
- Oct 16 Sun 2005 01:19
舉棋不定的--偷情 closer (電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