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將近,越來越會有冬季的感覺吧。
冬天裡的感冒,是一般人最常碰到的健康問題,到底,感冒了怎麼辦較好?
在yahoo新聞裡依著連結看到三篇感冒文章,轉載供大家參考。
希望大家都不要感冒。

萬一感冒了,需要看醫生嗎,呃....
請看底下綜合報導:



一、感冒了,自然好還是吃藥好?
【2006/12/12聯合報/謝凱生/高雄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

時序入冬,地處亞熱帶的台灣,雖然在白天陽光普照時仍能有接近30度的高溫,但在清晨及入夜之後,也已能感受到逼人的寒意了。值此季節交替之際,周遭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的人變多了,這時最常聽見的問候是:「你感冒了嗎?」
相信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喉嚨痛時,覺得自己感冒了;發燒時,覺得自己感冒了;頭痛、倦怠時,覺得自己感冒了。但是,究竟「感冒」是什麼?感冒時要不要就醫?應不應該吃藥?大部分人是並不了解的,因此讓我們對這個最常見的疾病,做個粗淺的認識。

著涼變虛弱 病毒跟著來
外國,感冒被稱之為「catch cold」,意味「著涼」;古時候,感冒被稱為「風邪」,屬外邪六氣的一種。但古人的智慧只說對了一半,冷或風並不會讓我們生病,它是會讓我們的免疫力降低,然後病原體便有機可趁地進入身體,所以,所謂的感冒,其實是種感染。
絕大部分的感冒症狀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少部分是細菌或黴漿菌感染。通常在感染後會先有1-2天的潛伏期,此時我們可能只是覺得有點疲累,或是頭痛、喉嚨痛;第3-5天會有明顯的症狀,發燒、咳嗽、腹瀉等……;然後,身體會開始對入侵的病毒產生抗體,此時,病就可望痊癒了。這整個的過程,約莫要一星期的時間。

病徵像感冒 疏忽就糟了
此指健康情況良好、免疫力正常的人而言,幼童、長者或是慢性病患者,即使是最輕微的一般病毒感染,都可能產生嚴重的併發症。
另外,有一些病毒的感染,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但病況卻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如:克沙奇病毒,它會侵入心臟,造成心肌炎,甚至可能演變成心臟衰竭需要換心才能挽救生命;

又譬如已在東南亞各國奪走數條人命的禽流感,及令人記憶猶新、聞之色變的SARS,在最初呈現的都是咳嗽、發燒……等症狀,但輕忽的結果就是無法遏止的大流行及生命、財產的損失。

小病不搭理 變致命危機
最近,從報章看到各地出現的幾個重症病例,都只是十幾廿歲的年輕學子,從一開始以為的小小感冒,演變成腦水腫及呼吸衰竭等嚴重的病症。在此提醒,如果我們自以為是的小小疾病並不只是感冒呢?等到病情急轉直下或實驗室的檢驗有結果之後才恍然大悟,或許為時已晚了,最初時即審慎應對,才是最佳之道。
感冒時該怎麼治療呢?「多喝水、多休息」幾乎已成了口訣。但為什麼這樣做感冒會好呢?生病了,可以不吃藥嗎?相信仍有許多人有感冒時需服用抗生素才能治療的迷思,但事實是沒有藥物能消滅病毒,只能在尚未感染前先給予疫苗讓身體產生抗體,或在感染後靠自己的抵抗力來產生抗體,對抗病毒入侵。

杜絕傳染源 護人又護己
既然如此,那些從醫院藥局領到的瓶瓶罐罐藥水、大顆小顆藥丸又有什麼作用呢?因為感冒時,發燒、咳嗽、流鼻涕會讓我們覺得不舒服,藥物治療的目的就是在減輕這些不適症狀。在對感冒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就能了解病毒性的感染,吃藥並沒有絕對的必要性。
病毒具有極強大的傳染力,人與人的接觸是最好的傳染途徑,在我們的鄰國日本,人們只要自覺身體稍有不適,即戴上口罩,避免傳染給他人;相較於國人,這種尊重別人、保護自己的觀念仍待深植。

老話一句:「預防重於治療」,符合免費注射流感疫苗資格的民眾,不要放棄了這項福利。良好的飲食、規律的生活、運動的習慣,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希望每個人都能平安度過這個冬天。



二、感冒,可自癒也會要人命
【2006/11/15 民生報記者楊心怡/報導】

最近氣溫下降,也進入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好發的季節高峰。醫師提醒,感冒雖然可自癒,卻需留心可能合併其他嚴重疾病,切勿大意。
陳女士是一名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患,日前因發燒、咳嗽等症狀住院,原以為只是較嚴重的感冒;不料,數日後出現聲帶腫脹症狀,接著引發急性呼吸衰竭,一度危及生命。幸而醫師及時插管急救,陳女士終於安然出院返家。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胸腔內科主任李明安指出,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泛稱,主要症狀如喉嚨痛、流鼻涕、咳嗽、咽喉炎等,症狀可以持續5~14天;若有發燒,則通常不超過72小時。至於流行性感冒則是感染流感病毒,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但較為嚴重且病程拖得較長。

李明安提醒,一旦症狀持續很久,且未見好轉,更不能輕忽。尤其要留意如呼吸、反應及活力、排尿、神經方面等警訊。若本身是慢性病患如氣喘、心臟病、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症、慢性鼻病等,更需特別注意併發症的產生。

以呼吸方面為例,若有呼吸困難、呼吸淺快、發紺、容易嗆到、吞嚥困難、嚴重聲音沙啞等,往往代表肺部或呼吸道已受到某種程度的破壞。若出現昏迷、反應遲鈍、活力顯著下降、無法進食等,則可能是電解質不平衡或腦部損傷引發。其他如尿量持續減少,除可能是嘔吐及腹瀉造成之脫水,也可能是併發心臟衰竭或敗血性休克的警訊;頸部僵硬、持續嘔吐和嚴重頭痛,則可能是病毒性腦膜炎的症狀。



三、得個小感冒 病毒入侵要換心
【2006/08/06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小感冒也會引起心臟衰竭,甚至必須換心!一名32歲年輕男子今年3月得了小感冒,當時只覺頭暈、咳嗽,沒想到疑似病毒侵入心臟,最後導致心肌栓塞、心臟幾乎不跳了。所幸,日前順利在台大接受換心手術,才挽回了性命。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王水深表示,該名男子心臟功能還不到正常人的一成,在換心手術過程中,打開胸腔一看,心肌嚴重壞死及栓塞,如果沒有接受心臟移植,可能拖不過一個星期。
該名病患於今年3月間罹患了感冒,至住家附近診所看了兩次,但症狀反覆發作,隔了兩周,一天夜裡突然嘔吐,送至國泰醫院急診室,醫師研判為膽結石,接受適當治療後,返家休養。

沒想到又隔了半個月,病情惡化,又被家人送至急診室,接受X光、超音波等儀器檢驗,報告結果確定為心肌炎,當時病人還不以為意,以為吃藥就好了。
7月初病患回到高雄老家,不料,病情急轉而下,住進了高雄長庚醫院加護病房,當時心臟功能很差,心肌多處栓塞,肺部出現血塊,院方還數度發出病危通知。

待病情獲得控制之後,病患回到台北,又因肛門膿瘍問題,住進國泰醫院急診室,隨後又轉至台大,經過詳細評估,確認病情嚴重,必須趕快換心,否則有生命危險。

前幾天,南部一名年輕人因車禍意外而腦死,死者家屬願意捐出器官,由於年紀、體型及血型都符合,該名病患於上周四接受換心手術。
王水深指出,已經將該名患者心臟切片送至病理部,進行檢驗,希望能夠檢出到底是感染了哪一種病毒,才導致如此嚴重的心肌壞死。

王水深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輕忽小感冒,如果症狀拖了好幾個星期仍沒有痊癒,就應該到醫院檢查,查出病因,否則小毛病也可能隱藏致病危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